【“四有”好老师】汪萌芽:治学严谨甘为人梯

时间:2015-09-14 来源:朱晓红 阅读次数:

    编者按:在全校上下热烈庆祝全国第31个教师节之际,为配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主题教育月活动,宣传部会同人事处特别推出“‘四有’好老师”系列报道,旨在通过教师典型的感人事迹,展示我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学施教、以爱育人的良好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教师牢记责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点击查看原图


治学严谨 甘为人梯

——记皖南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汪萌芽教授

 

    走进校园找人打听汪萌芽,他们一定会指着实验楼的方向,“找汪教授啊!去实验室里找吧!”汪萌芽教授,中等个头,头发斑白,一身朴素的夹克衫、牛仔裤,与人交流总是面带微笑,给人以学者的亲切谦和感。几十年如一日,汪萌芽教授坚守三尺讲台,严谨治学,培育桃李,甘当人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职业的含义和荣光。

坚不可摧的“上马石”

    “我一直认为,一滴水如果不融入河流就会蒸发,一条河如果不流向大海就会枯竭,人也是这样,如果不把个人的事业融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如果不把学校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样的事业注定很难成功。”谈到学科建设和教研室人才团队建设,汪萌芽如话家常,侃侃而谈。

  “学科带头人就是上马石”,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接任皖医细胞电生理研究室主任开始,汪萌芽就把自己定位成“上马石”,他不做普通的上马石,在推动学科和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尽量把自己变得更硬实一些,他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自己不努力,怎能带动学科发展?”

    1959年,汪萌芽出生在历史文化名城——安徽歙县,从1978年2月到1985年10月,他在皖南医学院先后攻读了医学学士学位和药理学硕士学位。汪萌芽对母校有着浓浓的情结,在师从我国著名定量药理学创始人孙瑞元教授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汪萌芽没有选择去医院,也没有选择去科研院所,而是义无反顾地选择留校任教。1993年10月,他取得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现称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为生理学教授。2012年晋升为二级教授。

  因为科研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过硬,汪萌芽被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看好并向他抛去橄榄枝,然而,汪萌芽深爱着母校,他愿意为母校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他的朋友劝他:“你这么年轻,已经是教授了,在皖南医学院是否难以施展?”汪萌芽微微一笑,说:“在这里,我希望能够做好两件事,一是建设国内有影响力、有特色的科研团队,二是建设在国内有一定优势和地位的学科。”

  咬定青山不放松。汪萌芽在担负着繁重的本科生生理学教学工作的同时,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身体力行,在教学科研上给同事们做榜样。他的学生、复旦大学博士生张环环说:“每天吃过晚饭,汪教授总是毫无例外地走进实验室,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3月,汪萌芽出色地完成了与美国Dun教授合作研究并按期回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建立了进行脑脊髓切片细胞内记录的实验台,并于同年11月在国内首先成功地记录到新生大鼠脊髓切片运动神经元的细胞内电位。随后,还建立了海马、下丘脑、脊髓背角和侧角等脑片的细胞内记录技术。汪萌芽应用这些技术完成了一系列的细胞电生理研究工作,在运动神经元突触传递、视上核神经元的功能调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大大地促进了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

    1997年,汪萌芽教授与美国Stanford大学的Kendig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幼年大鼠脊髓厚切片运动神经元的逆行标记与直视鉴定和全细胞记录技术,并对乙醇麻醉作用的脊髓机制进行了研究,首次在国际上证明乙醇对运动神经元的谷氨酸受体有直接抑制作用。回国后,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开展了系列细胞电生理脊髓运动神经元全细胞记录—钙离子成像等综合性研究,有关全麻药脊髓作用机制的研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等研究,均具有明显特色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建设学科培养人才团队,身教重于言教,自己首先要有创新性成果、有突出成绩、有人格魅力,一句话,要让人看得见、学得到、信得过。”就是本着这样朴实的想法,汪萌芽执着地进行着科研探索。在近30余年的教学与科研生涯里,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卫生部等省部级研究课题10多项,发表原始研究论文120多篇(其中SCI论文25篇),出版专著、教材24部,获省部级成果奖3项,曾获省自然科学奖、电子工业科技进步奖、省政府特殊津贴等奖励。1996年,他被授予省“三育人”先进个人。2014年,他被授予省“师德医德标兵”光荣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脑科学家杨雄里先生提到汪萌芽教授总是赞不绝口,“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独树一帜的“萌芽团队”

    作为首批省级重点学科生理学学科带头人、首批省级重点课程生理学课程负责人、首批省级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第二批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汪萌芽教授深知,学科建设是大学兴衰成败的关键,而人才是学科建设的灵魂。

为了给年轻教师争取继续深造的机会,他多方奔走,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和支持。在他的努力下,教研室年轻教师黄宏平任教两年后获得了攻读硕士的机会,郑超留校任教一年后即开始攻读硕士学位。如今,已经具有正高技术职务并获得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的黄宏平,说到汪萌芽老师为培养青年教师付出的心血,总是感慨万分,她说,汪萌芽把全部的精力和有限的经费都用于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为了支持资助她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经过学校批准允许后,他把自己的课题经费划拨一部分出来专门用于培养青年教师。皖南医学院第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郑超也对汪萌芽充满了感激之情,他说:“汪萌芽老师总是想方设法为年轻人争取机会,他急人之所急,雪中送炭,因为他的帮助,我得以在硕士研究生一毕业就去美国进修,后来又有幸成为杨雄里院士的博士生。”如今,汪萌芽建设的团队已经实现了博士学历全覆盖的目标。

  在专业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培养方面,汪萌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进行年度考核。他鼓励青年教师带项目或课程到国内相关高学校和研究机构院进行培训,通过主持横向课题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丰富专业领域教学与实践经验,提高教学与课程改革能力。他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考察培训,把握专业发展动态,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建设理念开发方法。他引导青年教师通过主持相关课程建设体系开发,提高课程建设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研教改能力。在骨干教师培养方面,他着手实施“1+1”帮扶计划,重点培养5名专业骨干教师,经过3年的继续学习和培养,使骨干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较强的教研教改能力和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他帮助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引导教师通过终身职业训练,不断提高教育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的知识、能力适应生理科学专业课程建设要求。2008年以来,他还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隋南研究员实验室、复旦大学等单位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工作。

  “在团队建设方面,我们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让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或进修,另一条是进行学科交叉研究。”谈到学科交叉,汪萌芽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早在1986年,时任细胞电生理研究室主任的蒋志根教授,在知名的神经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专家刘贻德教授的支持下,成功申报了生理学硕士点,开辟了生理学与神经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相结合,呼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趋势的道路。

    汪萌芽接任细胞电生理研究室主任后,深感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他说:“重视学科交叉将使科学本身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在他负责的生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下,2003年,神经生物学、麻醉学硕士点建设获批;2005年,应用心理学硕士点建设获批;2007年,生理科学研究所成立;2010年,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成立;2011年,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2012年,增设生物物理学硕士点;2013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获批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为学校首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他也是多方支持,作出了重要贡献。

   “走生理与心理相结合的研究道路,这种研究思路在国内是富有开创性的,这也是我们团队的优势与特色所在。”经过多年的整合、发展和研究方向提炼,他们已初步构建了涉及细胞电生理学、心理生理学、人体神经生理学、遗传与发育生理学、口腔生理学、麻醉生理学等研究方向的生理学学科,符合“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发展趋势,突出综合、交叉、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特色,在学校学科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生理学课程2012年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生理科学教学团队2013年获批为省级教学团队。

  在全国乃至国际生理学或神经生物学学界,皖南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团队备受瞩目,这个团队拥有首批省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 第二、三批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名, 中国生理学会理事和《生理学报》编委1名, 安徽省生理学会副理事长1名、理事2名,安徽省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1名、理事2名等。他们参编了国家规划教材《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心理学》等,近3年来他们连续四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目前该团队已经成功申请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先后创建或建立了各种神经节、脑脊髓切片系列细胞电生理研究技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他们为第二军医大、西安医科大、军事医学科学院等20多个单位培养了细胞电生理研究人才。

冉冉升起的“启明星”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迈克尔.毕晓普指出,“教学,是大学教师的一种文化义务,是一种使命。只搞学术研究而不尽教学使命,是枯燥无味的。现代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发现和教学两方面的杰出本领结合在同一人身上。”汪萌芽和他的团队积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特色教学资源,2012年“以细胞电生理科研特色促进生理科学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开展系列教学改革的同时,1996年,在生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中,他们针对199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开设了神经科学系列讲座,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科研经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等设立了本科生“启明星”科研兴趣小组计划,对当年“启明星小组”的7名成员进行了连续3年的系统培养,毕业后,他们已全部先后进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深造,成为该年级最优秀的毕业生,在本科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启明星小组”是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是一个创新能力训练计划,是一个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计划,是一个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训练计划,“启明星小组”成员代表着学校本科生培养的最高水平。谈到创建“启明星小组”,汪萌芽陷入了思考中,他说:“‘启明星小组’计划的设计和实施,不仅响应了学校办学定位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转变,更是呼应了国家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中卓越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的实施。”

  从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到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实施,从引导学生向自己的老师进行挑战到培养学生“先做人后做学问”的人格魅力,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全体成员以忘我的地付出为青年学子开辟了一片广阔的成才天地。2012年,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的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刘伟说:“是汪萌芽教授等老师的悉心教导,培养了我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学校大学生科研基金和启明星小组给我以成长的平台,让我在科研学习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启明星小组”计划的核心是自主探索能力的训练,引导大学生从课堂学习获得知识模式向自主获取和探索新知识模式转变。在2012年规模化“启明星小组”活动的组织中,他们进一步凝炼出“用自己的手解决自己脑子提出的问题”的创新能力训练理念,要求成员通过质疑发现问题,通过论证提出科学问题,通过总结提出假设,通过设计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通过探索建立相应实验技术,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并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新的课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指导教师们让学生首先向自己挑战,对自己的学术成果进行质疑。在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既有指导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的场面,也有师生间面红耳赤争执学术观点的情景,指导老师爱生如子,他们并不介意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对教师的态度,他们在意的是学生对待科研的态度,“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是所有指导老师对“启明星小组”成员的谆谆告诫。

  为了真正让学子实现“用自己的手解决自己脑子提出的问题”的理念,指导教师们带领着“启明星小组”成员活跃在校园内外的各个领域。在全国性学术交流大会上,在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中,甚至在全国规划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都能看到“启明星小组”成员闪亮的身影。他们提交的论文受到全国知名专家的高度赞扬,他们的竞赛作品得到比赛评委的一致好评,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吸纳到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理心理学》中,成为2008年教育部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亮点,得到评估专家的称赞。

  “启明星小组”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2005级应用心理学本科生秦雯,在实习过程中设计出具有较强创新性的研究课题,获得校级2009年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并进行相对独立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她的突出成绩不仅为来访的国内专家如复旦大学杨雄里院士、中科院心理所隋南研究员所称赞,也受到来访的美国教授Z. G. Jiang和J. Wu等的赞赏,有的专家当场表示希望她报考其研究生。

    2014年,“启明星小组”成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黄军同学以优异成绩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为2014级硕博连读研究生,从事神经生物学相关学习研究。2010年,黄军同学以文科生身份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习,大一时他加入了“启明星小组”从事精神疾病的生物学机制学习研究。在汪萌芽教授、黄宏平教授等老师的指点下,他不仅在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竞赛中获得二等奖,还数次代表“启明星小组”出席全国性学术会议,投送和交流英文摘要3篇,会上积极与国内外学者交流并获好评。在挥别母校之际,黄军表示非常感谢母校老师的培养,是“启明星小组”提供的优秀科研训练平台让自己由文科生成功转型为“科大理工男”。

  如今,在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启明星小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支持下,“启明星小组”已进入了规模化、品牌化、可持续化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了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科、不同兴趣专长的组成结构,充分彰显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年级梯队明显的特色,显示了扎实的学术底蕴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启明星小组”作为生理学省级重点学科的一项创新性人才培养计划,坚持把“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作为首要培养内容,以相关课题研究为主线,积极进行本科生科研团队与梯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启明星小组”在校内、省内甚至国内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为提高皖南医学院本科生培养质量,特别是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我很高兴,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当年留校时的梦想,那就是建设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团队和学科。希望再过几年,努力实现拥有“五个一”’的可持续性发展新目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资源、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手段和一流的教学管理。”展望未来,汪萌芽教授信心满怀,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尽管汪萌芽教授已近花甲之年,但他的干劲与执着依然未变,他始终牢记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教书育人,勇于探索,甘当人梯,在对自己治学严格要求、对青年教师无私帮助、对年轻学子殷切教导中,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的要求,延续着自己的教师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高教园文昌西路22号 皖南医学院工会 版权所有 241002 电话:0553-3932576